《航海人》2024第二期【班主任】识文明用语之趣 践礼仪文化之实——“光影班”文明用语管理育人案例

作者:刘琼玲 张少程 时间:2025-01-16 点击数:

学生语言习惯在个人形象、学习能力、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都至关重要。本文从心理层面、社会层面和教育层面等三个层面分析学生“口吐芬芳”的原因,再通过班级公约、班级活动和家校共育等举措,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教育资源,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的语言习惯。

一、案例描述

动漫与游戏制作班的学生是一帮充满“战斗力”的中职生,他们的“战斗力”别出心裁。对于讲脏话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快感,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发挥自如。比如一位学生说出一个非常幼稚的观点时候,旁边学生会迅速地做出批判,你个SB,课堂上这样的情景也常常的出现。课间经过教室的时候,都能无意间听到几句不堪入耳的脏话,它们有的发生在嬉戏过程中,有的发生在日常闲谈时,有的发生在无意触碰间......他们的语言会引起周边同学的注意,但没有人觉得这些言语有什么不妥,甚至有人会跟着起哄,一起放声大笑,仿佛这种粗俗的语言是一种个性的张扬。学生受社交媒体、网络游戏等的影响越来越大,讲脏话似乎成了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。

二、原因分析

在日常管理中发现中职学生不良的语言习惯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三。

一心理层面。学生将脏话作为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,当他们感到愤怒、沮丧或受挫时,会使用脏话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怒。他们通过讲脏话,表达自己对某一群体的认同,或是通过讲脏话将自己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,彰显个性。

二社会层面。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学生,受动漫作品、游戏作品的影响较大,而这类作品通常包含一些激烈的对话和情绪化的语言表达。他们在学习和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这些作品的影响,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模仿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方式,对其思想意识层面造成的误导性缺乏清醒的认知。

三教育层面。本班双亲家庭26人,单亲家庭7人,重组家庭4人,留守家庭1人,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家长的引导;青春期特殊阶段学生易出现逆反心理,这个时期的学生正经历身心的双重变化,也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感情,希望用个性化话语、独特穿着引起他人的注意 。

三、教育策略

(一)徐徐图之,强化语言习惯

苏霍姆林斯基说:最好的教育,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。《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》也强调,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的作用。

经过班委会共同商议开展“游戏嘉年华”主题班会,内容包括团队电子竞技、游戏角色创造比赛等,学生对此次主题班会有浓厚兴趣,但最大的问题也接踵而至,如何约束同学们在比赛中文明用语。为了杜绝此现象的发生,又进行了一次“不文明用语”现象讨论并制定游戏规则。最后通过举手表决,确定了“在电子竞技中只要有不文明用语发生,比赛直接失败”的公约。由于公约是学生自己讨论制订的,学生们对它的认同感很强,因此在“游戏嘉年华”主题班会中,说脏话的现象基本消失了,有效改变了学生的不良习惯。

(二)化俗为雅,构筑文明之桥

与其让学生把国语糟蹋得体无完肤,不如让他们把脏话讲得更有诗意。被我带过的学生,似乎都会记得一个口头禅“春虫虫”。“春虫虫”将那些很萌、很可爱、反映慢半拍的学生描绘得很贴切,从而成功地取代了“SB”的地位。有了这个词,班上傻傻的学生也变得可爱多了。在此之后,学生发现原来吐槽的脏话都可以这么富有诗情画意,他们开始竞相“开发”,涌现了许多有趣的词汇。比如“乌贼”,在班上专指讲脏话放毒和释放负能量的人。又如“熬鹰”,在班上专指深夜玩手机不睡觉的人。又如“獭祭鱼”,专指上课看着课本发呆、写作文对着卷子不动手的人。当学生把像汽车尾气一样的脏话作为交流的燃料之时,老师就有义务带领学生开发新能源,并取而代之。

(三)家校共育,文明融入日常

鼓励并引导家长为孩子设立文明习惯养成奖励基金,从文明用语做起,家校共育,让文明融入日常行为习惯之中。家长监督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,班主任及同学监督学生的在校表现。家长和班主任对学生每天的文明用语表现进行家校双方签字确认,以周打卡、月打卡、季打卡、年打卡的形式对学生的文明用语行为进行强化,并根据具体表现发放周、月、季、年相应奖励。

四、案例启示

本案例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文明用语的认同感,以化俗为雅的方式转移学生不良的用语习惯,借助家校共育的合力巩固学生文明用语的习惯。在实践中,由学生自己参与班级公约执行效果最好。班级公约制订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的过程,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了问题的实质,改正起来就有动力。过去班级公约都是由学校和班主任制订,是“老师要我做”,现在通过老师和班委们精准施策,让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公约,自己提出解决办法,让班级管理成了“ 我要做”。

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,我们深知建设一个学习氛围浓厚、班级风气正的优秀班集体并非易事。面对各种复杂的学生情况,我们无法选择学生,但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。在此过程中,班主任需要以迎难而上的育人态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,循序渐进,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


Copyright©2016 舟山航海学校   校址: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东双拥路128号   联系电话:0580-8232100  师德举报电话:0580-8232097  
浙ICP备11027317号-1   浙公网安备 33090202000381号